江嘉良,61岁,站在乒乓球台边,眼神还是那么坚定。孙颖莎如今拿冠军拿到手软,世界第一的光环闪耀全球,可谁还记得,当年那个默默无闻的16岁小女孩,是他一手推上赛场的?一个老教练,拿自己的名声当赌注,愣是把“板凳小将”送上了世界之巅。
江嘉良出生在广东中山,家里没啥钱,父亲在工地干活,唯一的爱好就是打乒乓球。小时候,江嘉良跟着父亲去球馆,别的孩子玩游戏,他在地上捡球,忙得不亦乐乎。七岁那年,父亲攒钱给他买了第一副球拍。他拿着球拍当宝贝,天天对着墙练,手上磨出泡也不停。十岁进了体校,十三岁进省队,十五岁挤进国家队。那年,他坐绿皮火车到北京,背着个破包,成了中国男乒的新兵。
他脑子不快,但有股子拼劲。别人练直拍,他偏偏选了当时少见的直拍横打,动作快、准、狠。18岁,他在欧洲公开赛拿下男单冠军,震惊四座。19岁,他站上世乒赛赛场,中国男团对阵瑞典,打得火花四溅。1985年,他拿下男单世界冠军,成了世界第一。1987年,他又一次卫冕,稳坐王位。那时的江嘉良,浓眉大眼,气场十足,媒体给他起了个外号——“乒乓王子”。
可巅峰总有低谷。1988年汉城奥运会,乒乓球第一次成为奥运项目,所有人都觉得金牌稳了。可他在八强赛意外输了,梦碎赛场。1989年世乒赛,中国男团又被瑞典翻盘。他笑着说:“我累了。”这话听着轻松,背后却是从世界冠军到退役的巨大落差。人生好像一下没了方向。
江嘉良的爱情故事,也让人津津乐道。1986年,他在一次文体晚会上遇到了吴玉芳,刚拿下百花奖的演员,笑容温暖,气质大方。他一见钟情,鼓起勇气约她吃饭。第一次约会,他没钱买花,也没车,借了辆自行车,带她在胡同里转悠,最后请她吃了一碗阳春面。1988年,两人结婚。婚后,吴玉芳忙拍戏,他在赛场拼杀,聚少离多。后来他退役,她也放下事业,陪他去了广州,又辗转海外执教。
在马来西亚教球那几年,生活简单却幸福。1991年,他们搬到新加坡,生了两个女儿。江嘉良一边当教练,一边当奶爸,训练完还得哄孩子睡觉。2002年,他们回到上海。他鼓励妻子重回演艺圈:“你是天生的演员,别浪费才华。”吴玉芳后来演了不少母亲角色,拿奖拿到手软。夫妻俩相互扶持,日子过得踏实又温馨。
2017年,江嘉良已经53岁,成了老一辈教练。国际乒联搞了个T2联赛,专门给新人练兵。他被派去带队,挑中了16岁的孙颖莎。当时的她,没啥名气,国际赛场零经验。很多人劝他别冒险:“这小女孩不行,输了你这老教练的名声可就没了!”他没听,拍板让孙颖莎上场。
比赛那天,孙颖莎穿着红色队服,个子小小的,对手是经验老道的早田希娜。开局她稳扎稳打,节奏快得像一阵风,第一局直接拿下。全场都看呆了。第二局,她有点急,失误多了,被对手反超。江嘉良站在场边,没喊没叫,只是朝她点点头,像在说:“稳住,你能行。”第三局,孙颖莎找回节奏,反手刁钻,正手猛烈,把早田希娜打得措手不及。比赛结束,全场欢呼,孙颖莎的名字第一次被世界记住。
这场比赛不简单。江嘉良拿自己的教练生涯当赌注,押在一个16岁的小女孩身上。如果输了,他可能再也回不了教练圈。可他赌对了。孙颖莎后来成了中国乒乓的顶梁柱,东京奥运会横扫伊藤美诚,世乒赛封王,世界排名第一。每次有人提起这场比赛,江嘉良只是笑:“她不是我徒弟,她是我看好的年轻人。”
岁月无情,江嘉良的四枚世乒赛金牌在2006年被盗。那天晚上,他站在空荡荡的柜子前,沉默了很久。金牌没了,他却学会了放下。他开始尝试新路子,做体育推广,后来还当上了科技公司的副总。吴玉芳重返银幕,演技依然在线,两个女儿也各有成就,一个做设计师,一个搞珠宝,家庭和睦,事业顺遂。
江嘉良的故事,不只是他自己的传奇。他用自己的眼光和勇气,托起了孙颖莎的起点。乒乓球的世界变了又变,新人辈出,可总有人记得那个敢赌的教练。他不只是冠军,更是那个在关键时刻,愿意为年轻人铺路的伯乐。孙颖莎的成功,背后有他的信任和担当。
中国乒乓球的辉煌,离不开一代代人的接力。江嘉良年轻时用实力打天下,退役后用眼光点亮未来。他的故事,像一碗家常的阳春面,简单却有滋味。他和孙颖莎,一个书写了历史,一个延续了传奇。这样的传承,比金牌更珍贵。
启运配资-在线股票配资门户网-股票怎么开通杠杆-全国炒股配资门户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